4559万元!上海企业兑付今年首批科技创新券,迎来“及时雨”

近日,上海市科委官网公布了《2020年度第一批科技创新券兑付清单》,1217家企业将进行共计4559万余元的科技创新券兑付。这对于面临日常支出和研发投入双重压力的科技型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据悉,为降低企业在疫情期间的研发成本,市科委将2020年度科技创新券额度从30万元提升至50万元。一大批企业将获得更多的研发等科技服务费用补贴,降低疫情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为病毒检测研发节省一半费用

作为一项具有普惠性的创新政策,科技创新券用于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创业团队向服务机构购买专业服务,降低研发成本,促进科技资源精准对接研发需求,推动企业利用社会共享资源持续创新。

2月10日,市科委发布《关于全力支持科技企业抗疫情稳发展的通知》,在16条措施中,有3条旨在加大科技创新券支持力度,包括:提高科技创新券使用额度,2020年上海科技创新券使用额度上限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扩大科技创新券服务范围,除负面清单外,纳入更多的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加快审核进度,疫情防控期内,科技创新券审核流程不超过5个工作日,对参与疫情防控企业的审核流程不超过3个工作日。

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上海伯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科技创新券的老用户。“我们公司去年的创新券额度都用完了,今年额度大幅提高,让我们的研发得到政府的更大支持。”伯杰医疗运营负责人说。这家企业致力于传染性病原体分子诊断试剂的研发和应用,去年使用了创新平台上技术服务企业提供的DNA常规测序、引物合成、基因合成服务,费用总计35.5万元,获得创新券补贴13.7万元。今年疫情发生后,伯杰医疗以最快速度投入研发,在病毒基因序列公布的第二天,就成功研发出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这一产品通过了中国疾控中心的多次验证,随后经国家药监局的快速审核通道,获批上市。伯杰医疗还因此获得了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疫情防控技术专业赛一等奖。


研发期间,创新平台上的技术服务企业提供了病原体基因测序、引物合成等服务。据专家介绍,引物是由20个左右核苷酸组成的寡核苷酸片段,开发试剂盒的最关键步骤,就是找到能与病毒核酸特异性结合的引物。这些技术服务的费用总计62万元,创新券抵扣额度预计为31万元,为伯杰医疗节省了一半研发费用。

支撑重点产业,促进成果转化

据市科委介绍,《上海市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试行一年多来,已纳入服务机构558家,为企业提供的服务项目达2943项。2019年,共有1060家企业和创业团队用创新券购买了战略规划、检验检测、技术研发、技术转移、资源共享等方面2247次科技服务,企业购买服务总支出2.7亿元,其中创新券支付1.07亿元,为企业降低了近40%的创新成本。

据统计,使用创新券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两个领域,占比达78%,使用创新券金额占比达85%,体现了对上海重点发展产业的重要支撑作用。这两个领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都具有研发投入高、周期长、对外部创新资源依赖性高的特点。因此,为企业精准配置所需资源与服务的创新券对他们尤为重要。


矽典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受益的集成电路企业。公司市场销售副总裁李玲梅介绍,作为一家初创企业,矽典微电子研发无线射频芯片的成本很高,而且在流片过程中缺少话语权。这两年,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为他们提供了多次晶圆制造服务,如采取“打包”模式,将一批中小型集成电路企业的流片需求发给晶圆厂。“我们一家公司的流片量比较小,在晶圆厂通常交期比较长。”李玲梅解释说,“上海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将包括矽典微电子在内一批企业的流片需求打包,再发给晶圆厂,中小企业的话语权就能大幅提升,不仅等待时间缩短,价格也会降低。”

去年,矽典微电子多次与上海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合作,通过MPW(多项目晶圆)流片研发芯片,获得创新券满额支持30万元。今年疫情期间,矽典微电子又与这家机构合作,使用其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和IP(知识产权)服务,预计可获得研发补贴数万元。

创新券还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据不完全统计,已引导企业研发投入超过2.5亿元,促成技术转移超过3亿元,带动企业获得投融资超过5亿元。国内疫情防控期间,市科委向抗疫企业开放创新券绿色通道,让企业即时享受科技服务。


如上海容智在48小时内为罗莱家纺完成口罩、鼻罩国内外专利检索分析,使中山医院医生发明的医用鼻罩从图纸到量产仅耗时3天;上海瞻云向上海企咖采购的“自动测温联动人脸识别”技术创新战略规划,实现了两种技术的联动,为企业园区和社区提供服务;钛米机器人向品源知识产权采购的防疫消毒机器人英德瑞专利布局及侵权分析,帮助钛米掌握了消毒机器人国外专利保护情况,从而在海外市场开拓过程中规避知识产权风险。